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工作动态
工作动态
杜绝浪费 厉行节俭 我市餐饮业制止浪费出妙招
作者: 来源:兰州新闻网 更新于:2020-09-28 阅读:0

杜绝浪费

杜绝浪费 资料照片

    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”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铺张浪费绝非小事。“小米粒”关系到“大民生”,无论是一个家庭的富裕,还是一个国家的强大,都离不开开源节流、勤俭持家。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的“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”的社会风尚,近日,我市积极开展“光盘行动,拒绝浪费”的活动。同时许多餐饮商家也行动起来,通过一些方法和妙招,杜绝浪费,厉行节俭。

    牛肉面大小碗逐步成常态

    为倡导文明用餐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,营造勤俭节约氛围,近日,兰州牛肉面协会向会员单位发出倡议,倡导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恢复大小碗。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,我市的许多牛肉面馆已经恢复了大小碗。在兰州市城关区正宁路张国仁牛肉面馆,记者看到该面馆就推出了牛肉面大小碗,供食客选择。记者发现,许多老人和孩子,以及饭量小的女士大多点的是小碗面了,不但杜绝了浪费,而且还能省1元钱。在该面馆记者看到,门口放置着新做的广告牌,上面写着“珍惜粮食俭以养德,本店推出大小碗面。”走进大厅,面馆的墙上、取餐口多处张贴着倡导“光盘”,拒绝“剩”宴的广告语。

    张国仁牛肉面馆负责人张鑫告诉记者:“大小碗停售了十多年,店里多次考虑过恢复。协会倡导大家恢复大小碗,趁着这个契机,经过与后厨人员商议、定价之后,制作了广告牌,推出了大小碗。”大小碗能够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,还能将节约粮食的优良传统落在实处,受到大家的认可。“小碗更适合老人、女性和孩子,现在一天能卖四五十碗,随着知晓度提高,每天都在增加。”张鑫说道。据了解,目前我市已经有二十多家牛肉面馆推出了大小碗。

    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,经过与一些较大规模牛肉面经营企业负责人沟通,虽然没有推出大小碗,但各门店都张贴了节约粮食、光盘行动等标语,并在顾客点餐时进行提醒。同时,采取早餐时间段面少些,满足顾客早餐食量小的需求;中午时,针对一些干力气活的人员,面尽量多些,满足他们的需求。“这样对经营者、顾客都有利,也能达到节约粮食的效果。”一位店主说。

    半份菜温馨提示遏制浪费

    周女士是海底捞火锅的常客,吸引她来此就餐的原因除了味道和服务外,还有其提供的半份菜和节约粮食的温馨提醒。周女士说“我们一家三口很喜欢吃火锅,但每个人喜欢的菜品不同,在其他火锅店,每样菜点一份根本吃不完,少点几样吃得又不尽兴。海底捞长期提供半份菜,量刚刚好,选择也更多。”而且海底捞的服务员当看到有客人点菜过多时,便会善意的提醒顾客,这些菜够吃了,再点有可能浪费。同时表示,如果吃完不够可以再点,这样避免浪费。

    海底捞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,来此就餐的顾客九成以上会选择点半份菜,只有一些大桌顾客因为就餐人数较多会选择整份菜。点餐时,服务员也会提醒顾客,一般每个人点两到三个半份菜就可以了,如果是一家三口就餐,七八个半份菜就够了。即使是免费为小朋友提供的蒸蛋羹,考虑到孩子还要吃其他食物,做的也是小份,避免了浪费。

    N-1点餐方式彰显节俭

    “您7位可以点我们的套餐。如果单点,我建议您点5到6个菜就可以了,不够再加。”晚上7点多,在我市一家酒店内一桌客人正在看菜单准备点餐,餐厅的服务员主动提示客人们合理点餐。据了解,随着国家倡导杜绝浪费、厉行节约社会风尚,一种N-1点餐方式悄然兴起。所谓N-1点餐方式,实际上就是有N个人一起吃饭,那么点菜的分量是N-1份。比如,你和朋友总共6个人就餐,正常来说点6人份的菜,但现在点5人份的菜量。用这样的方式让食物光盘,不出现浪费食物的情况。采访中,一家酒店的负责人介绍说,“以前客人点菜喜欢N+1的形式,比如五个人就餐会点六七个菜,生怕不够,或点少了没面子。但现在,他们倡导点菜N-1,五个人点四个菜就可以了,或者以点小份菜为主,避免浪费。”这位负责人说,自从节约措施推出后,很受客人欢迎,垃圾也从源头减量,明显减少。

    制止浪费餐饮业出妙招

    走访中,记者发现我市的一些餐饮企业纷纷推出了“勤俭节约”妙招。比如,将原来的拼盘菜品从“五大样”改为“三小样”,推出“位菜”,“大盆汤”改“小盅汤”,大馒头变成了“小馒头”。“顾客可以根据人数的不同,如果想多品尝几个菜,可以点小份菜。如果客人人数少,可以点按位上菜。这样既降低了客人的消费支出,也避免了吃不完后的浪费。”一位餐馆的老板说。同时,还有一些餐饮企业为制止餐饮浪费,改变经营策略。在一家烧麦店内,就推出了“什锦烧麦”,就是将餐厅里点击率最高的四种烧麦放在一起,客人点一份就能尝到4种口味。一经推出,就备受欢迎。另外,还推出了“半笼烧麦”,将一笼8个减为一笼4个,更适合早餐需求。现在,餐厅每天能减少厨余垃圾四分之一以上。

    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葛强